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按照黑龙江大学《关于推进2023年上半年发展党员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要求,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俄语学院于2023年5月18日—23日,开展2023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培训班于2023年5月18日在二号楼117举行开班式,本次会议由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团委副书记王欣主持,俄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可宝、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彩鑫、俄语学院组织员张昱蘅、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组织员张晓密和全体培训班学员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团委副书记王欣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流程、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随后,俄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可宝进行动员讲话,他表示新时代青年要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践行青春使命,并把理论学习积极应用于学习当中,做到学思用、知信行相结合,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彩鑫进行动员讲话并对全体入党积极分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在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净化;第二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基石,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要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入党、理论上信党、行动上跟党。



在集中授课环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文记东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宪利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文记冬老师授课的题目是《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他从“三个务必”的重要内涵,重大历史意义,深刻把握“三个务必”内外关系,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赶考之路,四个方面进行讲授。并强调要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对青年的指导意义,踔厉奋发筑梦新时代,勇毅前行再续新辉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振兴龙江的“黑大担当”。

侯宪利老师讲授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侯老师从六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个什么样的党。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政党。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创造百年历史伟业的政党。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第四,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政党。第五,中国共产党是敢于自我革命的政党。第六,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政党。最后,侯老师对青年学生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为党和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知识讲座环节,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由党委副书记贾彩鑫、团委副书记王欣主讲。贾彩鑫老师围绕“砥砺奋进筑梦新时代,勇毅前行再展新征程”主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如何实现使命担当,第一要追求学无止境的真知,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学习中成就卓越,第二要坚守推陈出新的真理,在对接世界前沿的自主创新中勇攀高峰,第三要领悟兼收并蓄的真谛,在推进人类发展的开放合作中创造精彩。王欣老师围绕发展党员流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计划、详细的讲解,系统化的讲解流程中所涉及的重要注意事项,以确保党员发展规范化。告诫各位学员们要珍惜培训机会,端正入党动机,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思想上入党;在培训过程中补齐知识短板,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俄语学院由院长孙超主讲。此次讲座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背景、发展历程、理念内涵、基本体系、外语教育应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黑大俄语在建设向北开放高地的使命。首先,孙超教授以时间为轴,详细地为大家讲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从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这四个方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紧接着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这五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系;随后,孙超教授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外语教育,阐述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应该以中国情怀和中华基因为根基”的观念,强调外语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四种品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列举了黑龙江省在推进对外开放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时指出了黑大俄语人在其中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外语综合人才的责任与担当,更加坚定学好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与决心。

典型教学环节,化学化工材料学院张宪从专业知识、科研竞赛、英语学习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并重点从“听、说、读、写”四个板块来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技巧,希望大家在大学各个阶段要有明确目标,做好学业规划以及学习技巧和方法。此次的经验分享有助于同学们尽快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李牧函同学围绕“在学生工作中绽放青春色彩”呼吁新青年以奋斗者的姿态践行二十大。他还指出青春心向党,冲锋在前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新时代下的青年应以青春之热血、青春之干劲,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希望,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锚定时代坐标,一往无前。


俄语学院杨思雨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学生工作经历,并分享了做好学生工作的心得。她指出,要有一颗敢为人先的进取心、一颗勇挑重担的责任心、一颗不怕麻烦的赤子心,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她强调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实干逐梦,奋勇争先。柴磊着重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他提出,作为俄语专业的学生,既要做“专家”,也要做“杂家”,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既要会“横看”,也要会“侧看”,学会站在不同国家的视角思考和分析同一事件;既能“积累”,也能“倒出来”,在学习中要时刻注重词汇、态度、经验的积累。

在实践体验环节,培训班全体同学前往黑龙江大学博物馆“黑龙江大学馆藏文物展”参观研学。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顺着时光的轨迹,慢步前行,一段文字、一幅老照片、一个充满回忆的老物件,都凝结成一幅幅画卷展现出来,记载着黑大的深厚底蕴,记载着一代代师生为学校改革发展而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共同努力的艰辛历程。此次参观从一个个展板、一件件历史实物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辉煌成就,使同学们切身感受我校校训所传承“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求学处世态度,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丰硕的办学成果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视听学习环节,全体学员观看了电影《钱学森》以及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邓小岚女士的纪录片,重温老一辈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深受其无私的奉献精神、真挚的赤子之情、不息的拼搏精神所激励。为了祖国发展,为了教育事业,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对伟大祖国无限的热爱,坚守自己的初心,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与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当代青年也应像他们一样,学习他们敢于牺牲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怀揣着对祖国浓浓的爱意不断前进。


结业仪式上,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及俄语学院两名学生代表就如何展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如何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进行了分享交流。他们表示,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对学习理论知识,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党的理解。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在学习生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最后由俄语学院党委组织员王昱蘅老师做总结讲话,她希望各位积极分子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赓续奋斗担使命,风雨无阻向前行。通过此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学员们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一次升华,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以本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讲政治的定力、勇担当的魄力、抓落实的能力,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做有理想信念,有思想厚度,有使命意识,有担当能力的青年,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俄语学院供稿)